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效,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,根据学校主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安排,5月19日下午,学校教师工作部邀请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、博士生导师、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“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团队”负责人张新科教授,作题为《立德树人,争创一流,促进学科和专业高质量发展》专题报告。报告会由校长张守华主持,学校党委副书记韩小卫、袁亮,副校长王菊霞、曹强,党委委员凌朝栋、李明敏参加报告会。
张新科教授从新时代新认识新征程、机遇与挑战、人才培养是关键、使命担当等四个方面展开报告。系统梳理了2015年以来国家有关高等教育政策的变化情况,深入揭示了立德树人是本科教育、学科建设的根本,全面剖析了当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遇到的机遇与挑战。针对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他提出了立足现实、搞好规划,突出重点、突出特色,抓队伍、抓成果,加强生源、提升就业质量,把握新形势,营造和谐环境等十点建议。并从明确目标、脚踏实地、融入团队、创新驱动、学生为本、永不止步等方面回答了教师如何担当培养时代新人重任,走好凝心铸魂、立德树人之路。
张守华在总结报告中指出,张新科教授的报告高屋建瓴、深入浅出,内涵丰富、情怀深厚,既有思想高度、理论深度,又有现实维度、情感温度,对指导学校、二级学院、职能部门和教师加强学科建设,推动专业发展,增强创新改革意识,争创一流业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。报告对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,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、职业道德水平,培养打造一批业务能力精湛、育人水平高超的优秀教师队伍具有启发性和示范性。
他要求,全校上下要以此次报告会为契机,认真学习领会报告会精神,深入思考,全面谋划,积极部署,精准施策,有组织推进工作落实。各单位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主持中国-中亚峰会前夕,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,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有勇立潮头、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,奋力追赶、敢于超越,全力推进和加快学校高质量发展进程。各二级学院要用研究的心态审视自身工作,发挥特色强项,明确主攻方向,优化工作路径,开辟新赛道,塑造新优势,在奋进追赶道路上不断“补短板、固底板、锻长板”,在申报教育部、陕西省“双一流”建设、两个“双万计划”中工作有进展、成绩有突破。建强一流师资队伍,涵养高尚师德,选树榜样典型,营造爱岗敬业、甘于奉献、改革创新、砥砺奋进的良好氛围,为学校“申硕升大”、加快推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提供有力师资保障。
学校处级以上干部,教师工作部、教务处、科学研究处、学科建设办公室、人事处、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处科级以上干部,各二级学院教学秘书、学科科研秘书、专业建设负责人参加报告会。(文:王索 学生记者 刘佳怡 图:赵晨超 陈金花 审核人:李明敏)
张新科,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,博士生导师,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“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团队”负责人。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、七届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,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,荣获国家“万人计划”教学名师、陕西省教学名师、陕西省先进工作者、陕西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。
张新科教授工作37年以来,长期致力于《史记》研究,他的著作《史记学概论》开创性地建立了“史记学”框架结构,被学术界誉为“史记学”的开山之作;著作《<史记>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》被列入国家社科成果文库;《<史记>与中国文学》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“中华学术”外译项目;《<史记>中的治国理政智慧》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“丝路书香”外译项目,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。他领衔主讲的本科生课程《中国古代文学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。主持完成的《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。即使在身患重病、医院两次下达病危通知的情况下,仍然坚持边治疗边工作,以顽强的毅力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《中外<史记>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》。为整理、传承、宣传以司马迁和《史记》为代表的陕西历史文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。